完美电竞app免费下载完美电竞app免费下载习强调,“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为贯彻落实习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鼓励各地各校探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教育厅2021年开启第一批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和试点高校建设,三年多来,各试验区和试点高校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取得了较好的改革进展和实际成效,23个教育评价改革试验试点项目通过评审并结项。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改革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四川教育发布推出专栏,介绍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供各地各校参考借鉴。
成都理工大学为破解西部地矿业特色高校人才瓶颈,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依托“对标竞进 争创一流”活动,实施“珠峰人才计划”,师德为先,聚焦人才“引完美电竞app免费下载、育、用、留”全链条评价创新,构建以“价值、能力、实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以评促引、以评促育、以评促用、以评促留,建成一支有效支撑“双一流”建设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一)师德为先,坚持第一评价标准。学校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制定《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坚持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考核关口前置;突出追求卓越的价值引领和典型示范,健全师德荣誉制度,厚植教书育人情怀完美电竞app免费下载,涌现多名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全校营造了深厚的尊师重教、行为表率之风。
(二)以评促引,优化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选用综合评价机制,升级打造成理“珠峰引才计划”2.0,建立“事业编制+人事代理+合同制外聘”三位一体招聘模式和“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人才引进模式,利用大数据完善职业素养、学习潜能、个性特长、品德修养等的“人才画像”,不“唯名校”、不“唯学历”、不唯成果数量,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双导向”、以立德树人和专业学科岗位“同需求”为目标的人才选用评价机制。
(三)以评促育,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强化人才成长过程性评价,制定《珠峰攀登计划实施办法》,构建以“启航计划”为基础、“中坚计划”为支撑、“卓越计划”为标杆的全过程全方位教师分层评价、发展支持体系,建立健全“青年骨干-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金字塔形人才培育体系。修订《成果奖励办法》《教学科研单位工作业绩评价计分办法》,倾斜支持基础学科和实验实践师资建设,靶向培养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成立不同层次人才团队300余个,有力推进青年教师全面融入团队成长成才。
(四)以评促用,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持续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管理办法》,优化代表作制度,健全“内审+外审”工作机制,突出本科教学导向、科技成果转化导向、教学研究导向;拓宽“1+N”职称晋升通道,新设“公共基础课教学型”“成果转化为主”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职称类型,开通正高级实验师职称评审通道,进一步引导教师主动服务国家和四川省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工作实绩。开创珠峰聘任新模式,建立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特殊人才职称聘任“绿色通道”。实施“玉成计划”,打通专技岗和管理岗之间的转换路径,畅通年轻干部上升通道。
(五)以评促留,完善人才激励体系。修订《教育教学类项目及成果分级认定办法(试行)》《科研项目、成果及社会服务分级认定方案(试行)》,建立教学、科研成果分级管理、分类评价体系,破“五唯”、立新标,树立正确导向;持续完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试行)》,突出工作实绩,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教师倾斜;实施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为核心的年薪制,激励优秀拔尖中青年人才尽早成才,形成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分类评价、激励体系。
(一)高质量人才队伍初步构建。2021年以来,学校柔性引进和续聘4位院士;引进和培养杰青长江、万人名师等国家级人才 50 人次,省部级人才 154 人次;教师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科学探索奖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瓦尔特奖等重磅奖励,国家级人才较 2020年增加3倍。
(二)高质量人才“引培用”机制基本构建。学校组建5个国家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20多个创新人才交叉团队,新建 15 个学科交叉创新中心,实行“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促进人才引进、团队培养和资源配置的全链条贯通与创新。2021 以来,通过校长直聘,213位青年教师获聘教授/正高职称,109位青年教师获聘副教授/副高职称,成理特色的优秀青年人才成长绿色通道初步构建。
(三)教师活力充分激发,人才培养成效突出。2021年来,学校教师实现多项国家级教育教学奖项突破,包括: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等;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得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和“创青春国家金奖,“挑战杯”大学生竞赛一等奖,获奖数量跻身全国高校前列,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校位列全国30强。
(四)产出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CSSCI源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学校人才评价改革实践成果入选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中国教育报、教育部“中国教育督导”等专题介绍了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深圳大学等100余所高校来校学习调研相关经验做法。
宜宾市坚持“心中有学生”导向,着力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五育并举”评价体系,通过以评促建、以评提质、以评增效,推动“五育并举”落地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市级领导经常性深入学校专题调研学生评价,在市委教育工作会议上安排部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全市成立教育评价改革专班,组建教育质量评价专家库完美电竞app免费下载,市教育体育局新增质量评价科,负责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通过开展“五育并举”评价,建立学生健康成长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实现各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衔接,以评价记录点亮学生成长足迹,让各学段教师快速了解学生,更好开展个性化教育,实现评用有机统一。
围绕各学段“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制定“五育”目标、课程、活动和评价“四大体系”,形成以“五育并举”课程体系为支撑、以科学评价体系为引领的多层次改革试点格局。聚焦“五育并举”,综合考虑城乡区域差异、各地各校办学特色、学生个体差异等情况,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差异化设置学前教育、小学、初中、普高和中职等学段学生健康成长评价指标细则。采取“基础+发展”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发现学生特长,加强发展提升、开展个性化培养。通过综合“横向比较+纵向发展”评价,提振学生进取心,激发学生内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数智化转型,推动教育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自主研发“五育并举”学生健康成长评价系统,着力解决评价数据采集汇总和智能分析难题,切实减轻教师工作量。评价系统注重过程性数据和结果性数据的全面采集,重点关注和评价学生“五育”日常行为表现。建设“五育并举”数据驾驶舱,可视化呈现评价结果,加强对评价数据的跟踪分析和综合挖掘,及时推送学生、班级、年级、学校和区域“五育并举”发展情况,形成学生行为记录、数据治理、数据智能化、数据分析、可视化反馈、改进跟踪评价的工作闭环,切实帮助各地各校采取针对性措施补短扬长。
近年来,宜宾市大力推进“五育并举”评价改革,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原则,目前试点学校已扩增至346所、覆盖学生32.7万。通过深化“五育”评价,全面发展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任务全面落实,11个县(区)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省级督导评估,8个县(区)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三江新区、翠屏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五育并举”成效显著,德育铸魂强引领,组织“强国复兴有我”宣讲等系列活动,打造“乐学宜宾‧筑梦家乡”等研学品牌;智育启慧强本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在“地球科学”奥林匹克全国决赛中首次获银牌2枚、铜牌1枚,居全省第二;体育强基健体质,2024年全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52.38%、同比增长5.6%;美育浸润强自信,成功举办全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科创之光、书画传习大赛等系列活动,获省级以上奖项285个,位居全省第二;劳育历练强素养,打造省级劳动教育示范校2所,成功举办长江首城首届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和劳动优质课大赛,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首次实现金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