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电竞官方网址完美电竞官方网址完美电竞官方网址8月7日,氢能西北首条风冷堆燃料电池全自动生产线和氢电绿色能源系统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两条生产线的投产对氢能产业链是个很大的补充,意味着我们的产业聚集度、成熟度进一步提升。”泾河新城两链融合服务中心主任高锐说。
眼下,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已初步形成以隆基系列项目、65家氢能企业、37家数控机床企业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集群。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下,新兴产业聚链成群、攀高成势,为陕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硬支撑,推动全省创新驱动由“势”向“能”加快迈进。
8月10日,西安初源赛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武亮正指导工人将TILs细胞制备试剂盒装车,运往西安大兴医院。
“这是我们自主研制的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武亮说,公司已和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团队达成合作意向,相关技术投用后,生产效率有望提升50%。
秦创原启动建设以来,陕西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2023年2月,陕西省印发《陕西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试行)》,推行“先使用后付费”等10方面27个配套措施,发挥“点火器”作用,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问题。
“用市场为成果定价,让双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关系。”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马云表示,“先使用后付费”等政策的出台,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武亮告诉记者:“得益于新政策,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4个月就谈成了合作。采用分期支付的方式,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前不久,博士赵凡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招共用人才项目合作协议”,成为当地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计划的第43名签约人才。现在,赵凡拥有多重身份:既是西安交通大学的特聘研究员,又是企业的项目研发负责人,还是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地企合作的储备人才。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创新港管理服务部部长吴辛愚介绍完美电竞,企业在产品开发、制造和商业化运作方面经验丰富,高校在科研、人才和研究成果方面有集中优势,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项目建立起校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能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优势与经验,既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又提升了高校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有202个校企联合研究院和300多个科研平台。通过“校招共用”人才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将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细绳子”解开,创新发展提速。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突破4000亿元。
北京冬奥会因大量运用绿色环保新技术,被称为“最绿色”的冬奥会。这“最绿色”的背后,离不开氢能的支持。
北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氢能大巴供氢系统及加氢站设备。如今,西安氢能产业展现出的高成长性吸引该公司落子泾河新城,成立西安伯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伯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焕恩说:“公司面向氢和电能源行业,立足陕西,走向全球。经过半年多的建设,我们的一期生产线已具备投产条件。”
政策加持,助力更多企业抢占新领域、角逐新赛道。8月16日,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西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西安要打造“全国氢能科创之都”和全国氢能装备及燃料电池产业集聚高地;到2035年,西安氢能相关企业总数超过500家,力争产值突破1000亿元。
面向未来,陕西省前瞻布局,除了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泾河新城氢能产业),还将打造20个左右省级秦创原未来(新兴、特色)产业创新聚集区,形成“一地一集群、一业一品牌”格局,努力形成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布局和高水平创新型产业集群。
机床,被誉为工业的母机,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的机床需求大幅增加。市场对机床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完美电竞。这对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提出挑战。
“我们的设计没问题,制作过程也没问题,但之前,加工过程中机床不稳定,加工零件的精度不能保证,造成偏差的原因始终没找到。”秦川机床副总裁刘耀说。
2021年,秦川机床联合12家企业、3所高校,牵头组建了高档数控机床创新联合体,合力研发精密数控磨齿机床及核心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
研发过程中,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梅雪松团队发现了影响机床精度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将机床冷却控制系统的精度做到1微米。最终,他们解决了这个困扰企业多年的问题。
高档数控机床创新联合体成立以来已经有10多项创新成果在企业落地。创新联合体促进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助于各方共同申请科研项目,推动产学研融合和成果转化。
“三项改革”推行以来,陕西省各市区创新推广“西安研发、地市转化”模式,形成了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全省各市区吸纳西安的科技成果957项、落地企业646家。
此外,依托秦创原品牌,陕西省新建13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8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秦创原的聚合力、辐射力、支撑力不断增强。
3年来,在秦创原这片创新沃土上,“新苗”茁壮成长。去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3940家、16754家,分别增长1.6倍和1.9倍。(侯燕妮文/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